-
《明玉珍玄宫之碑》初析
一九八二年三月,重庆市博物馆在清理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洗布塘街境內的明玉珍墓时,出土了明玉珍的《玄宫之碑》(以下简称《碑》),碑石高114、宽56、厚23公分。碑额中部有篆书“玄宫之碑”四宇,两旁刻有龙纹;碑文正
1982,(03):-58-63 胡昭曦 -
探寻数字档案馆的未来走向——《走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述评
《走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一书围绕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关键和核心,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和方案。该书是目前国内研究数字档案馆未来走向以及知识管...
2011,(02):-143-144 黄存勋;王阿陶; -
川西鼓吹变法维新的号角—《蜀学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魔爪直接伸进了四川,向天府之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强行开辟商埠,开厂设栈,象瘟疫一般的宗教和文化侵略活动则更为猖獗。法国人德酿德勒竟有《吞灭四川策》一书出笼。在这民...
1982,(03):-64-68 何承朴 -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篇重要文献——《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写于一八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它和《哲学的贫困》一样,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一篇战斗檄文;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篇重要文献。
1982,(03):-69-75 汤再林 -
要重视量的研究
量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长期以来在辩证法体系中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哲学范畴。建国以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过的左的错误,与这种忽视量、轻视量的研究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产生左的错误的一个理论上的原...
1982,(03):-76-80 孔幼真 -
《易乾凿度》思想初论
《易乾凿度》是东汉初年所出《七经纬》中的一篇,至宋代单独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作者不详,大概是方士化的儒生。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易乾凿度》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汉以下经、史、子书每多援引。清人评价...
1982,(03):-81-86 丁培仁 -
权利与义务之正当性——哈特、罗尔斯对经典正义论批判之评析
运用社会公平和法正义原则评述政治权利和义务之关系命题不仅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而且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这种基本方法最初对人的自然道德状况进行审视,进而审视人在进...
2011,(01):-5-11 青维富; -
唯物辩证的思维与实践关系新探
通过事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和把握事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运用。理解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停滞和衰亡,都必须从内与外,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关系上来进行,这样才可能形成真正现实的辩证思维。而从...
2011,(01):-12-16 甄喜善; -
《易传》的成书年代与作者新说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
2011,(01):-17-24 刘延刚;潘昱洲;刘昌明; -
从叶适到朱熹:“过不及”辨略
《论》《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遮""表"之诠,固由佛家因明学所盛讲,其否定与肯定之命题形式,却也符合水...
2011,(01):-25-33 麻尧宾; -
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再思考
雅各布·布克哈特是现代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公认为诠释文艺复兴的经典著作。但长期以来,该书在国内学界却一直被严重误读。我们只有将布克哈特置于其生活的时代,并通过对...
2011,(01):-34-50 刘耀春; -
近代法国贵族附庸关系及其历史影响
贵族附庸关系是近代法国社会上层的一种人际关系网,起着较大的政治作用,关系到家族成员的官职晋升、财产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促使资产阶级贵族化,从而限制了工业企业的...
2011,(01):-51-54 詹娜; -
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道德观浅析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新兴力量,其道德观随经济实力的强大逐渐获取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促进英国社会现代伦理观念的建立。研究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形成的历史、社会及宗教因素以及二元性,可...
2011,(01):-55-63 许洁明;李强; -
杜牧咸通元年卒说辨误
杜牧的卒年,缪钺等学者经过反复考证,早就考订在唐宣宗大中六年,多数学者也认同此说。但仍有学者以某些资料为根据,提出杜牧不卒于大中六年,而是卒于咸通元年。辨析杜牧卒于咸通元年之说诸根据之误,再次论证杜牧确...
2011,(01):-64-69+76 吴在庆;常鹏; -
“沉思翰藻”锥指——兼论阮元释义同萧统原序之区别
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被普遍认为是其诸体共用的选文通则乃至文学之界说,这一观点首创于清代阮元。考之魏晋南朝文论及彼时总集编选的通例,这一解释似有违萧统原义。所谓"沉思翰藻",是萧统对"...
2011,(01):-70-76 卿磊;谢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