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社会选择与协商民主之互补与交融
社会选择和协商民主理论作为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两大重要流派,对促进民主具有重要作用。但社会选择方法运行的悖论一直是民主发展的阻滞因素。由于协商民主主张在信息公开透明情况下进行公开辩论与协商,在一定程度...
2008,(01):-57-61 周晓丽;党秀云; -
试论马祖弟子对马祖禅法的修正
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为佛性思想体系的马祖禅法,成为南禅宗的主流。然而它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禅宗的危机。马祖弟子基于对乃师禅法问题的认识与弘法实际的要求,围绕着乃师禅法...
2007,(01):-27-33 陈金凤; -
效率与民主:行政发展的价值博弈——兼论我国行政改革的观念选择与进路前瞻
西方公共行政思想的价值选择,以及中西方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演进,无不经历了对效率中心与民主本位的反复博弈与痛苦抉择。由此,不仅可以推衍出民主与效率在未来行政发展观念中的定位和趋势,更可以为中国行政改革的...
2008,(01):-62-65+104 赵蕾; -
《蜀王本纪》与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指引和诠释,而历史文献也离不开考古发现的证明和补充。作为目前能见到的时间最早、内容稍多一点的古蜀史书《蜀王本纪》,是我们认识和诠释地下出土的古蜀信息的宝贵钥匙,同时,《蜀王本纪...
2011,(05):-5-10 林向; -
禅宗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语用诠释
迄今对禅、维语言观的比较多从纯哲学角度进行。从语用学的意义和语境视角对禅宗“不立文字”、“平常心是道”与维特根斯坦“不可说”、“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也是有意义的,前者的“佛法大意...
2007,(01):-34-39 陈海叶; -
官绅合作与学脉传承:民初四川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嬗替进程(1912—1914)
清季四川存古学堂在民初变体为当时川省唯一的专门性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是蜀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过去对此研究不足。清季民初四川朝野除政治对立和抗争外,在文教事业上还有通力合作的一面。对这一过程作一考...
2011,(05):-11-21 郭书愚; -
资本收入性质的再解析
资本不仅仅具有物质自然属性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双重性质,而且在社会生产关系层面中,可以区分为一般社会属性和特殊社会属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的情况下,资本的特殊社会属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2008,(01):-66-72 杨继瑞; -
环境管理机制与环境会计发展的中外比较
阐释中外环境管理机制的不同特点,分析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环境管理市场机制对环境会计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我国环境管理行政机制对环境会计发展的制约作用,由此提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
2007,(01):-40-45 章成蓉;钟朝宏; -
庞俊经史学术述略:兼论蜀学的现代转型与学术取径
庞俊是20世纪前期四川的重要学者,深受当时四川学界朴学风气影响,在经学及宋明史学研究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价值追求为我们观照学术现代转型背景下以蜀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归宿"问题提供了一个参...
2011,(05):-22-31 韦兵; -
FDI在中国的区位决策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根据大量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多元回归等方法去检验FDI的区位分布情况,以此来评价各地区的投资环境。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政策优惠、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都对FDI的地区选择发挥了很大的...
2007,(01):-46-51 张红伟;陈伟国; -
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在投资分析时,通常将企业业绩、股东的财富创造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增长率相联系。这些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者报酬契约的设计,会对管理者在资产组合决策上产生重大影响。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分...
2008,(01):-73-79 杜江; -
唐君毅心本体论及其理论贡献
唐君毅认为心本体并非仅是一个道德本体,也是人的整个生命存在活动。心本体虽然是以无相的状态存在着,但它却在流行发用中以性相功用的方式展示出来。正是从心本体出发,唐君毅深刻揭示了作为心本体表现形式的道德...
2011,(05):-32-36 余仕麟; -
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分析
运用经济学理论探索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中存在的不同内在机理以及不同运行规律,以期为中印两国政府进一步消除绝对与相对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反贫困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2007,(01):-52-57 杨文武; -
我国认股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为一种类似于期权的金融衍生产品,认股权证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必然会对标的股票产生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认购权证标的股票和认沽权证标的股票的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和累计异常收益率(CAAR)的变化,通过综...
2008,(01):-80-86 罗建;罗从正;李崇高; -
呼唤居士:《佛法金汤编》研究
《佛法金汤编》为明初岱宗心泰所编,乃后期居士灯传的发轫之作。面对唐宋以降的佛教转向,作者藉此编纂希望僧俗两界重新考虑"居士"的佛教定位,以适应佛教民间化扩散的历史事实。将"居士"誉为佛法的金城汤池,把灭佛...
2011,(05):-37-44 段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