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省级政府配置地方行政权的权力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特点决定除通过法律配置地方行政权力外,还需要建立地方行政权配置的动态机制。省级政府的地位及管辖范围决定其是地方行政权配置的恰当主体,承担地方行政权纵向与横向配置的职...
2013,(04):-153-160 徐继敏; -
陈爱民教授
-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文献引证规范
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推进期刊编辑工作规范化,《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从2012年1月开始采用2007年北京"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所确定的《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2013,(04):-161 -
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0000,则江苏省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
2005,(03):-5-11 王克强 -
西部农村公共投资现状与政策取向
在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缓解贫困,就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投资职能。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投资涉及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投...
2005,(03):-12-15 沙治慧 -
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交互共生的,都对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
2005,(03):-16-20 罗珉 -
试论员工价值链管理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三大缺陷对员工进入企业之前和离开企业之后能对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没有关心;对在职员工对企业创造的价值也没有工具进行分析和识别,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解决不了员工...
2005,(03):-21-25 黎伟 -
中国崛起与“中国学”的本土化
近年来,"中国崛起"成了国际学术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当前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构建"中国学"要注重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提升...
2013,(03):-5-12 张耀铭; -
养老金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借鉴
我国养老金会计与国外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养老金性质的认识不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主体、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同,会计环境不同。随着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深化,我们应借鉴国外...
2005,(03):-26-29 林克利,章成蓉 -
文化自觉与本土中国学的构建
构建本土中国学是中国人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提升软实力、展示新形象的需要。本土中国学应在中国"国学"和海外"中国学"两大基石之上,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学知识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深...
2013,(03):-13-17 罗中枢; -
基于管理熵模型的外部因素评价矩阵重构
基于企业外部系统的复杂性,运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重构企业的外部因素评价矩阵。通过计算企业外部系统使企业产生的外部管理熵流值,并考虑各外部子系统的相互影响力,以度量企业外部系统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力,评...
2005,(03):-30-34 敖世友,马玉 -
本土中国学研究:由民族反思至民族复兴
本土中国学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状态的发展演变、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构建本土中国学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时代需要,符合建设"中国...
2013,(03):-18-25 何一民;高中伟;冯兵; -
道教“仙真”形态演变论
从道教产生始,道教信仰的“仙真”形态经历了从侧重精神成仙到侧重肉体成仙,再到侧重精神成仙的三次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巧妙地合乎事物发展之普遍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005,(03):-35-40 曹玉华 -
西方“政治-行政二分法”对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启示——兼论防治“一把手”腐败的...
西方国家在遵循"政治-行政二分"的基础上,普遍将公务员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两类,实行相对独立的分类任用、考核、监督与管理。此种分类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国家政局稳定,另一方面对政治民主与行政效率起到了很好的平衡...
2013,(03):-26-32 史云贵; -
北魏道士寇谦之的新道教论析
北魏道士寇谦之是新道教的倡行者,是民间道教转化为官方道教的重要人物。寇谦之的著述及《老君音诵诫经》所反映的思想,说明寇谦之秉承早期正一道教诫,新道教以维护张陵教法为特点。寇谦之汲取儒释思想于新科之中,...
2005,(03):-41-47 张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