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始于北宋末的科举策论、经义的程式化,是南宋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而诗赋程式、“江西诗派”诗文论则是评点家的参照模式和评论方法。南宋的古文评点有着重要的文章学意义,它所揭示的文章技法的精华部分,就是在今天...
2005,(04):-74-82 祝尚书 -
理解“第一哲人”泰勒斯的四种路径
泰勒斯具有第一哲人地位的理由有四个方面:首先,从神话与物活论角度重新思考泰勒斯的"物活论"的真实含义,表面其与神话的不同以及与水之本原说的关联;其次,从科学发现之论争进而探索泰勒斯的"科学"研究有何哲学含...
2013,(04):-87-93 梁中和; -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观——以辨析与确立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人乃自然之终极目的
从康德的宗教哲学着手,涉及到他论述人性的根本恶与神之恩典,奇迹与拣选,德行的王国与奥秘,对神之侍奉与蒙恩,证实神之此在的自然神学与道德神学,乃至由自然的目的论而确立人作为道德存在者才是自然之终极目的,进...
2013,(04):-94-102 高小强; -
欧、梅对韩、孟的群体接受及其深层原因
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对韩孟诗派的接受不仅可从个体接受的角度去考察,更须从群体角度认识其特殊意义。推名、唱和、联句、拟作是欧梅群体接受的主要方式;诗歌表现手法和形式技巧、美学风格、创作理论等是其接受的主...
2005,(04):-83-93 尚永亮,刘磊 -
“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的名著,书中讨论到古代怎样测定时辰,其中有“洛州无影”一句话。洛州即洛阳,其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从天文的角度讲,一年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无影”的情形。这究...
2005,(04):-94-100+145 王邦维 -
论道家道教健康模式
中国古典文献一般用"康健"表达现代医学意义的"健康",在包括道家道教在内的很多古籍中有着广泛运用。道家道教健康的基本精神是"中和",主要元素为形(身体)、神(心理)、德(道德)、世(社会)、天(自然),道家道教健康...
2013,(04):-103-112 程雅君; -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
2005,(04):-101-114 罗志田 -
论道教叩齿的仪式内涵
叩齿是一种至简至深道教法术和修道仪式。道教叩齿术几乎全盘承袭了道教钟鼓磬法器的文化内涵,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教仪式形态。从其演变的过程来看,世俗的叩齿主要关心具体的养生和疗病的功效,而道教叩齿则更强...
2013,(04):-113-121 张崇富; -
趋向政治化的近代中国学术——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
20世纪20年代初,少年中国学会展开了一场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著名学者参与。讨论最初被严格限制在纯学术范围内,参与论争各方分别发表反对宗教或承认宗教价值的不同见解。但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
2005,(04):-115-126 杨天宏 -
真实的幻象——略论中国普罗小说中的白俄叙事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钱杏邨、殷夫、冯乃超、莞尔等中国现代普罗作家笔下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白俄叙事。受到民族、语言、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隔阂与限制,这些白俄叙事难以深入白俄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因而其所...
2013,(04):-122-129 杨慧; -
交通事故纠纷解决的行政机制研究
以对一个城市交警大队的调查为基础,展示交警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的概况、程序,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交通事故纠纷解决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基于对这一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合理性与目标合理性之评判,揭示了交警解...
2005,(04):-127-141 左卫民,马静华 -
论“影像”化叙事在海派小说中的本土化走向——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
2013,(04):-130-136 冯勤; -
川大文科学报五十年(1955-2005)
-
个体与社会利益冲突视角下的社会成本理论源流——兼论经济学“非市场”逻辑的缘起
庇古和科斯对社会成本理论的贡献已获得学界一致公认。而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重商主义。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西斯蒙第,到约翰.穆勒、西奇威克,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成为社会...
2013,(04):-137-144 贺立龙;朱方明; -
基于信号学习的风险投资后续增资决策研究
首先,基于信号的质量和数量从贝叶斯后验估计的角度提出风险投资家主观概率的信号学习过程;其次,运用贝尔曼方程给出风险投资家的后续增资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投资家获得的关于初创企业信号数量和质量对其...
2013,(04):-145-152 顾婧;张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