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
2008,(04):-69-74 毛丽娅; -
印美民用核合作受挫及其对印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与印度的战略关系近年来持续提升,民用核合作的酝酿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也在双方国内引发涉及各自国家利益的激烈辩论。印度由于无法达成国内政治共识,在2007年10月单方面宣布冻结该协议的实施。围绕核合作的...
2008,(04):-75-81+101 张力; -
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及其考古学印证
古代文献中传说的尧舜禅让的唐虞时代,其真实性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但这一史传不仅见于丰富的传世文献记载,而且已被近年来大量考古发现所印证。唐虞联盟的共同体组织,也已经具备早期国家机构的雏形。
2015,198(03):-5-11 彭邦本; -
印度技术移民与劳务移民的比较研究
印度独立以来的海外移民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移民,即通常所说的印度"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向中东产油等国的劳务输出。在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两者的地位与作用各不相同,印度国内的态...
2008,(04):-82-87 高子平; -
乡村秘密社会的多种叙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读
袍哥即四川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四川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依赖五种不同的文本,即档案、社会学调查、小说、回忆录和文史资料,通过在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可以超出国家和精英的话语,从多角度考...
2015,198(03):-12-26 王笛; -
中国式“荷兰病”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
分析中国正在经历的源于"入世"后大规模开发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伴随大量外国资本涌入的另类"荷兰病",指出中国应对"荷兰病"所实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及其诸多影响,提出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实施扶持性产业...
2008,(04):-88-93 龚秀国; -
蒋介石基督徒身份的建构与民国基督徒的政治认同
蒋介石受洗后频繁利用基督徒身份将中外信徒纳入其政治轨道,为构建党派和国家认同及开展外交活动服务。教方则根据需要对这个符号进行创造性诠释,作为一种彰显基督教吸引力的资源。在抗战前和战时蒋声誉上升之时,...
2015,198(03):-27-37 杨卫华; -
基于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1994-2006
提高效率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之前进行的改革虽然也提高了银行效率,但仅是外延规模效率的提高,成本、配置和纯技术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股份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银行成本...
2008,(04):-94-101 王锦慧;蓝发钦; -
从“农贷割据”到“农贷统一”——民国时期四川省农贷格局的演变(1935—1942)
农贷是国民政府复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本局、中国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央信托局等国家金融机构涉足四川省农村金融的主要投资方式。民国时期,川省农贷经历了从"农贷割据"、"分区—联合农贷"到...
2015,198(03):-38-47 成功伟; -
媒介融合的生态批评
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发展的热点及趋势,媒介融合技术在带给人类信息传播和接收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如果不理性把握和善加利用,也会对人类、对社会产生相当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入手,借鉴西方生态批...
2008,(04):-102-106 蒋晓丽;任雅仙; -
从外媒报道看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陆续开办,对它的一些异议也不时传来,或质疑其存在的目的,或戒惧它威胁西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这些异议使国内一些人对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产生误解。事实上,通过考察国外(尤其是美国)媒体...
2015,198(03):-48-57 叶英; -
英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定型
就历史上英国文学界对中国的描述探讨英国人对"异域中国"及其形象定型的问题,并对其二元对立的两极转换进行分析,揭示探讨西方的中国形象定型的意义。
2008,(04):-107-111 云虹; -
《论语》注疏之西方传承:从理雅各到森舸斓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历代注疏者众多。西方译介《论语》者亦多,但鲜有重视、传承和发扬传统注疏者。而理雅各和森舸斓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融会中西,将经典背后的阐释传统呈现给英语读者,使他们不仅能够窥见儒经...
2015,198(03):-58-65 金学勤; -
澳大利亚出版的中国文学英译作品
对中国文学进入澳大利亚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的勾勒,分析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长期遭受冷落的原因并对某些把文学政治化的澳洲学者提出批评,同时介绍当代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的译介现状。
2008,(04):-112-120 欧阳昱; -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日文学交流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朝与日本,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对峙状态,但民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造就了元日文学交流活动的盛况。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东渡元僧...
2015,198(03):-66-73 罗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