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维度透视与融合路径
"三治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思维,既需要以"自治"为乡村治理的主体维度,围绕"自治活力"主线,激发乡村治理主体的内源动力;也需要以"法治"为乡村治理的功能维度,坚守"法治秩序"底线,确保公共权力规范运行,村民...
2019,223(04):-29-37 姜晓萍;许丹;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从实验主义治理和三螺旋创新理论视角,梳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新治理发展历程,尤其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治理的实践经验,可总结出中国式实验主义创新治理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下,产政学组织、"央—...
2019,223(04):-38-47 章文光;宋斌斌; -
福利政策自由裁量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
地方自由裁量源自在达成自上而下的约束性目标后,受地方政策领导力、决策偏好、思维方式和治理风格等因素影响,所采取的自主性策略差异。跨部门合作对于自由裁量有着重要影响,信息共享水平、协同治理效果、利益博...
2019,223(04):-48-57 李鹏;张奇林; -
中国农地制度:历史、现实与未来——“三权分置”政策背景下的新审视
农地制度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几经变迁,不断在"不适应—调整—改革—适应—不适应"之间循环往复。在中国农业、农村、农户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前,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也日渐呈现不适...
2019,223(04):-58-66 董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以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但...
2019,223(04):-67-77 王朝科; -
生产力的“双重约束”与公有制关系的实现——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市场化改革
市场经济的性质取决于所有制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所有制、直接的社会劳动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为前提,提出了未来社会商品关系必然消亡的设想。这种所有制关系及其生产力基础在建立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2019,223(04):-78-87 方敏; -
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框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全球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城市市民、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各种需求。智慧城市发展中,其基本逻辑框架的构建尤为重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构建的"技术—主体...
2019,223(04):-88-98 蒋永穆;刘遥;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遵循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具有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的生成逻辑。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目标定位、实践路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力求解决好"...
2019,223(04):-99-105 徐海鑫; -
群众路线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
群众路线自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回应民富国强的呼唤探索出的根本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是群众路线文化生成的文化原点。群众路线的文...
2019,223(04):-106-112 李正赤;何洪兵; -
共同担保一般规则的建构及其限度
共同担保制度的规范重点是担保人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的情形,包括共同保证、共同物保和混合共同担保等。除同一债权上存在多个担保外,共同担保还要求各担保人的担保额度之和必须大于担保债权额。共同担保人虽对债权...
2019,223(04):-113-125 谢鸿飞; -
名称之辩:将值班律师改名为值班辩护人的立法建议
2014年我国规范性文件中已经出现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规定。2018年刑事诉讼法将值班律师制度写入立法,规定了值班律师具有法律帮助的职责,但对其性质和权利仍然没有明确。规范上的漏洞导致了实践中法律帮助不力的问...
2019,223(04):-126-134 高一飞; -
李白暮年身世经历之自我记忆重构考论——以《经乱离后忆旧游书怀》中相关记述的读...
李白暮年曾有《经乱离后忆旧游书怀》诗,对其生平经历以往事追忆的方式做了较为完整的叙述。但诗中既有写实性的记述,也有出于某种原因的改写,其中围绕"幽州之行"与"从璘入幕"两大重要经历的叙述,即与其此前所作诗...
2019,223(04):-135-142 李芳民; -
江湖岂在眼:《贵耳集》中的历史叙述和文学趣味
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所长不在真实记录历史,而在生动讲述故事。张端义的谪臣身份,影响了《贵耳集》的叙述立场,书中大量想象和建构宋孝宗朝事,形塑了一个贤明的君主、有为的时代。此外,他喜爱讲述士人的机趣故...
2019,223(04):-143-151 侯体健; -
晚明戏曲集《乐府红珊》的编纂体例与选本个性——兼及戏曲文本研究的多向度问题
《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
2019,223(04):-152-162 陈志勇; -
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的诗学史意义
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三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
2019,223(04):-163-170 罗鹭;